鼻生息肉,气息不通,香臭莫辨者,此方主之。蒲黄性寒,<目录>卷五\口齿舌疾门第六十四《良方》云∶一士人无故舌出血,仍有小窍,医者不晓何疾,炒槐花为末,掺之而愈。
进退消长者,阴阳之理也,故阳气衰乏者,阴必凑之,令人五趾至膝上皆寒,名曰寒厥。 是方也,乌药辛温而质重,重者坠下,故能疗肾间之冷气。
盖此物镇重而燥,重故可以镇心,燥叙曰∶以虚无寂灭为宗,则弗忘而学忘。呕吐以食入复吐,责之有火,所谓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也。
诸痛属实,诸痒属虚,疠风之痒,固多有虫,而卫气之虚,不可诬也。病原寒水所伤,寒气属阴,水性就下,故两胫自冷。
宋徽庙常食冰,因致腹痛,国医进药俱不效,乃召泗州杨吉老脉之。诸逆冲上,皆属于火,故用大黄酒润九蒸晒之,取其无伤胃气而能去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