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气不及于阴,故但热而不寒。 若味过于咸,则血凝而结,水液注之,则津竭而渴。
筋溜者,有所流注而结聚于筋也,即赘瘤之属。上言病已,此言命已也。
肺主皮肤而属金,微邪客之,故命曰“白气微泄”。真是仙眼仙心,窥透乾坤之秘;立方立法,实为万世之师。
寒则凝涩而留滞,温则消散而营运,邪之或并于血,或并于气,由于此矣。阴之与阳,异名同类,上下相会,经络之相贯,如环无端,或于阴,或于阳,上下左右,无有恒常。
人之伤于寒也,则病热。故治此者,当以气化为主。
如阳虚者喜春夏,阴虚者喜秋冬,病在肝者愈于夏,病在心者愈于长夏,病在脾者愈于秋,病在肺者愈于冬,病在肾者愈于春,皆其义也。此独言太阴、阳明之合者,重水谷之脏也。